國興衛視節目:最終警告恐怖家庭醫學
真得很恐怖之下腹部疼痛─
節目短劇小流程:
女主角是ㄧ位公事繁忙的秘書,在一個很忙碌的下午,突然下腹部疼痛,想說吃到不乾淨的食物
→拉肚子後疼痛消失,所以認為只是腹瀉
→2個月後腹痛腹瀉不斷,平均一日4次,連晚上也痛到不能睡
→直到1日6次腹瀉才注意雜誌上所寫的『過敏性腸道症候群』,是由壓力造成的,自認也是得到這種病,只要壓力沒了就會好起來
→工作告一段落了休息過後還是沒有改善,還延伸到上腹部也變得疼痛難耐
→最後大出血便→想去醫院時行程卻排滿滿
→終於在開會當中痛到倒地
→緊急送醫診斷大腸全部壞死,這是所謂的『潰瘍性大腸炎』。
→切除壞死的大腸
→過了兩個月後努力恢復中…..。
潰瘍性大腸炎:是大腸發炎或潰瘍,也是一種慢性疾病,最壞的情況會致死,是非常恐怖的一種疾病。每年日本約有5萬人罹患,多半是出現在20~39歲的年輕人,近年來人數不斷增加。
謂何女主角會發生此病:
遺憾的是這種疾病發生機制尚不清楚。
以女主角來說可能是:
1. 過大的壓力造成免疫細胞異常(將自己的大腸黏膜當成是異物並且攻擊)。
2. 與腸內細菌有關(就如我所說的鉤蟲或壞菌等)
要怎樣分變『過敏性腸道症候群』和『潰瘍性大腸炎』:
『過敏性腸道症候群』
1. 大便本身沒有異常。
2. 大多出現壓力最大的白天,ㄧ般在夜晚不太會有任何狀況。
『潰瘍性大腸炎』
1. ㄧ天當中不管是不是在睡覺的狀態都會一直有腹瀉和腹痛的困擾。
2. 大腸潰瘍。
為何需要切除整個大腸:
由於發炎擴及整個腸道,女主角發病後半年後越來越嚴重,甚至出現血便,這是因為腸道整個潰瘍所造成的出血,經由腸道大出來的結果;因為整個大腸都潰瘍,而細胞停止活動,導致壞死所以只能動手術摘除。
檢查方法:
檢查大便的顏色
1. 褐色或黑色:
最危險的是液狀的大便。
有可能是:
胃癌─
1>會出血被胃酸氧化成焦狀,且焦媒便會持續2~3天。
2>體重減輕。
便秘─
便秘太久,大便也會氧化變黑。
2. 紅褐色或紅色:
最危險的是鉛筆細狀的便和液體狀的便。
有可能是大腸癌(直腸癌):
由於腸道變窄會大出像鉛筆ㄧ樣細或依小塊ㄧ小塊的大便,且大便會帶血。
有可能是痔瘡:
這是在排便最後才會出血,染得馬桶紅通通的,如果是大便黏或雜著血才有危險。
有可能是潰瘍性大腸炎:
這種特徵是大便像果醬ㄧ樣,是由於出血後與黏液一起排出來的原因。
3. 黃土色:
這是最安全健康的顏色。
由於食物在肝臟解毒後膽囊分泌膽汁(膽紅素)成消化液流到腸道,食物完全消化正常的證據。
總結:
1. 如果年紀已經40歲以上,每年最好接受大腸檢查或內視鏡檢查。
2. 每天檢查ㄧ次排便狀況。
3. ㄧ年定期檢查便潛血檢查、內視鏡檢查。
感想:
女主角最後大腸全都都切除,但節目沒有提到切除後該怎麼生活,這是我比較好奇的!!!想起國中那時食慾正好也壓力最沉重的時候,半夜都是縮著肚子的,警覺性不高,遲遲沒去看醫生,結果吃藥吃很久才好,但高中時期也都時常去看醫生,直到大學時期才去照胃鏡,發現12指腸潰瘍,和一個舊傷疤。這才發現是鉤蟲作怪,吃抗生素後再去檢查沒有鉤蟲才有好轉(吃抗生素後會想吐)。但直到現在有時會突然胃痛,但我只是吃成藥,該找ㄧ天去看醫生了。
祝大家身體健康!